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你正在用「恐惧教育」养出匮乏无力的孩子吗?

时间:2017-09-14    

影中的黑道戏码常出现一句台词:「别以为我会怕,我不是被吓大的!」 事实上,我们确实都是被吓长大的! 追求成就VS.避免失败 心理学家探讨「成就动机」时把人类追求成就的型态分为两种导向,一类是「追求成功」(求成导向),另一类是「避免失败」(避败导向);两

  

  影中的黑道戏码常出现一句台词:「别以为我会怕,我不是被吓大的!」

  事实上,我们确实都是被吓长大的!

  追求成就VS.避免失败

  心理学家探讨「成就动机」时把人类追求成就的型态分为两种导向,一类是「追求成功」(求成导向),另一类是「避免失败」(避败导向);两者都可以做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

  「求成导向者」内心有着明确的目标,积极努力是为了达到那个理想的目标。当目标时现实,成就感油然而生,追求成就的动机来自于一再地挑战自我与超越自我,或某些重要的意义或价值。

  「避败导向者」也相当努力,为的是避免失败,内心对于可能的挫折充满恐惧,通常不会有过于积极的目标,只要达到最低标准,设法逃过失败的命运即可,因此,追求成就的动机来自于对失败的恐惧。

  以恐惧构筑起来的信念

  正在校园中求学的孩子,上了初中以后,大部分都会变成避败导向者。在课业学习上,勤奋向学考个好成绩,常常是为了不要被父母师长责骂,不要输给同学,或不要让自己感到很丢脸。因为恐惧这些可怕的事情会发生,于是不得不努力用功。

  他们接受教育不是为了充实知识技能,也不是想一探学问浩海的奥秘,而是要获得好成绩。因为,我们的孩子从小被灌输的正是这类以恐惧构筑起来的信念:

  「没有好好用功就不会有好成绩」、「没有好成绩就不可以出去玩」、「考差了会被老师责骂」、「考不赢人会被别人瞧不起」、「小考就输别人,大考还得了」、「没好的成绩就上不了好的学校科系」、「没有进入好的大学科系,未来就不会有好成就,会过得很辛苦」……诸如此类。

  是不是很熟悉?我们也是这样被教导长大的。这就是一种「恐惧教育」,试图用会让孩子感到害怕的教条规准来使孩子不得不去做(或不做)某事。

  因为恐惧失败,所以放弃努力

  恐惧教育敦促着孩子勤奋向学,以避免失败。偏偏我们的教育氛围又喜欢用排名与分数来定义孩子的成就。很遗憾地,第一名永远只有一个,不管怎么努力,永远会有失败的学生。

  于是,许多孩子还没真正领略到知识学问的奥妙,就从学习路上停了下来。他们放弃学习,因为「再怎么努力也没用」。他们不愿意再付出时间与精力,因为「与其很努力仍然没成果,证明我是个失败者,不如别再拼了!」。这样的失败结果比较能被自己接受,因为「不是我天生不够好,只是我不想努力罢了!」。

  这是许多低学习动力的孩子内心深处的心声。然而,可怕的是,这赔了夫人又折了兵!

  儿时的热情与理想逐一被恐惧吞噬

  从小大到,因为在恐惧教育的洗脑下,让孩子害怕失败,于是不得不逐渐放弃那些本来很有兴趣,但可能会招致人生失败的事物。

  曾几何时,我们不再对世上万事万物感到好奇,我们忍痛割舍那些原来充满热情的嗜好,我们把注意力转向如何获得好成绩。我们的视、听、触、味、嗅等身体感官所能体察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狭隘,注意力的焦点越来越单一;原来那颗热情敞开的心,也不再跃动不已了。

  那些儿时的热情与理想,一旦失去了,似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恐惧教育让匮乏无力的心态代代相传

  恐惧是一种有助于生存的情绪,它提醒我们在威胁当下逃离会让我们丧命的来源。然而,时时刻刻被恐惧所笼罩的心,却让我们永远处于逃命与无助中,而不敢迈开步伐,冒险向前,于是我们总是错失各种机会。

  恐惧教育带来的后果,便是一颗匮乏无力的内心。

  当内心匮乏无力时,自然认为自己就是个潜在的失败者,于是所有投入的努力都是为了遮掩内心那个丑陋的形象。

  于是,我们没有自信,不敢冒险,只做自己感到有把握的事;我们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讨厌别人评价我们,但又不自主地拿自己与他人做比较;们我常常羡慕别人,但又不敢跳出舒适圈尝试改变,内心的声音常是:「如果失败了怎么办?」;我们时常三心两意、犹豫不决,总想找到一个不会后悔的选项,殊不知,后悔一直是人生的常态。

  因为内心匮乏无力,为人父母后,我们把内心的不安全感投射到孩子身上,也用带有恐惧的教条规准教育着孩子,把孩子洗脑成只懂得害怕却不懂得创新的动物,匮乏无力的心态代代相传,永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