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童年期心理障碍

时间:2021-10-11    

童年期是个体从6、7岁到12、13岁的时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大脑功能日趋完善,孩子从以游戏娱乐为主的家庭生活进人需要自我约束、遵守纪律的学校生活。学习成为童年期的主导活动。童年期儿童知觉的随意性和整合性都不断提高,逐步掌
    童年期是个体从6、7岁到12、13岁的时期,又称学龄初期,相当于小学阶段。童年期儿童大脑功能日趋完善,孩子从以游戏娱乐为主的家庭生活进人需要自我约束、遵守纪律的学校生活。学习成为童年期的主导活动。童年期儿童知觉的随意性和整合性都不断提高,逐步掌握书面语言;思维活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行为趋向稳定并开始逐渐分化、社交面扩大,能有意识参加集体活动,高级情感不断形成,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这一时期儿童自我意识也有所发展,注重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低年级儿童几乎完全以老师的评价为转移,言谈、举止常常效仿同伴。独立意向、自觉性和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开始形成和发展,这时,许多家长感到这个时期的孩子较以前不好管教了。这一时期的儿童需要从一个被保护的孩子变成一个独立、自律的学生,这一变化将使他们面临许多心理卫生问题。
 
童年期心理障碍
 
    一、注意失调
 
    广州心理咨询中心:儿童注意失调通常包括分心和注意缺乏。分心是指把注意力指向无关的目标或把注意同时指向许多不同的方向;注意缺乏则是指不能适当地集中注意。分心与注意缺乏的主要区别在于:分心者有注意能力,但不能集中;而注意缺乏者是注意能力差,他们对于任何事物都不能集中注意。分心常表现为听课时不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讲课上,而在想别的事,或在做小动作,或与同学讲话等等,做作业时常常边做边玩,容易受其他刺激的干扰,注意力易转移。而注意缺乏表现为表面看很认真,但对所注意的事物往往茫然不知是何物,例如:
 
    老师讲解时,他也在听,但不知老师讲的是什么。
 
    儿童注意失调主要包括选择性注意差、注意广度窄、不合适的行为控制,对刺激无行为反应、情绪易变、注意不稳定性、冲动性以及学习能力差、效率低等等。但影响儿童学业的主要是注意选择性和持久性两个方面。有研究者认为,学业不良儿童的听觉、视觉方面存在选择性注意问题。持续性注意就是在一定时间内把注意集中于某一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心理学实验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7~10岁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20分钟左右,10~12岁儿童在25分钟左右,12岁以上儿童在30分钟左右。注意集中的时间往往受兴趣、理解、愿望和意志等因素的影响。学业不良的儿童不能较长时间地把注意集中于某项活动,易受无关刺激干扰而分心。注意障碍的行为表现主要有两大类:一是注意障碍伴随多动,二是注意障碍伴随少动。后者不易被察觉,但危害却比前者更大。
 
    儿童注意失调的原因比较复杂,缺乏一致的研究结果。
 
    概括起来有下面几点:
 
    1.孕期母体状况的影响
 
    例如:妊娠期患有毒血症、高血压、早产、胎儿期酒精中毒等可能导致儿童注意失调。
 
    2.神经系统成熟迟滞
 
    有研究发现,80%的注意失调儿童伴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例如:精细活动差、肌肉不规则运动等。注意失调在低年级儿童或婴幼儿中发生率高,也说明了这一点。
 
    3.遗传因素
 
    注意失调者,常有家族史。另外有人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在注意失调上有100%的一致性。
 
    4.生物化学因素
 
    研究表明,注意失调与某些生物化学物质有关。例如:有研究认为与儿茶酚胺有关。
 
    5.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表明,儿童的生活环境及父母教养方式等对儿童注意失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父母、老师对儿童的一些习惯没有必要的限制与组织,对儿童的纪律、行为没有一定的训练和要求等,都可影响儿童注意力的正常发展。总的认为,儿童注意失调的产生不是单一因素,而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儿童注意失调的矫治主要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教育干预三个方面。药物治疗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心理治疗主要以行为疗法为主,如阳性强化法,书法训练,平衡疗法,帮助患儿制定家庭规则,建立规律的生活习惯等。教育干预主要是学校环境的控制和注意力的训练。例如:将有注意失调的儿童安排在老师易看得到、便于控制的位置,有条件的可进行团体的注意力训练,效果更好。
 
    二、儿童多动症
 
    多动症又称轻微脑损害综合征,是一类常见的儿童行为障碍,按严格的诊断标准要求,必须在孕期或出生后有轻微脑损伤病史。其发病率在我国童年期儿童中占3%,多发生于4~12岁儿童,男孩多于女孩。临床上,一般将多动症分为持续性多动和情境性多动。持续性多动,指在任何场合下都多动;情境性多动,是在某种场合出现多动。后者程度较轻,一般不需治疗。
 
    多动症表现是多种多样的,而且受儿童年龄、个性、环境及周围人的态度以及病型、病期和程度等的影响。主要症状有:
 
    1.注意涣散
 
    上课经常不注意听老师讲课,很难集中精力做作业或完成有组织的活动,难以持续完成某一种游戏或任务,做事常有始无终、丢三落四,注意力容易分散。
 
    2.活动过多
 
    这一点在胚胎期就有所表现,母亲能觉出胎动得特别厉害。婴儿期就格外活泼,会走时常以跑代步。5、6岁时常把家里东西搞乱。在幼儿园或小学里小动作不停,好骚扰别人,吃饭、写作业也闲不着,大人讲话爱插嘴,给人以终日忙碌不停的感觉。
 
    3.情绪不稳,行为冲动
 
    缺乏应有的克制能力,不会控制情绪,常因小事与人吵架,经常未经思考即行动,不顾后果,小题大作、杂乱无章,需要过多的监督。时常在公共场合吵闹或喊叫,易出现破坏或攻击行为。
 
    4.学习困难
 
    多动症儿童一般智力都正常,但由于上述症状而严重影响学习效果。另外,多动症儿童大都存在某些认识活动障碍,抽象和概括能力较差,影响知识获得,造成学习困难。
 
    5.神经系统检查和脑电图检查有50%的多动症儿童出现神经系统“软体征”,即平衡性共济运动失调,协调动作、联带动作失调;50%多动症儿童出现异常脑电图。1987年,美国精神病学会进一步提出了多动症儿童的诊断标准:
 
    (1)常常在座位上玩弄手、脚或扭动身体(在青春期,可能局限于主观的好动感觉)。
 
    (2)难以按要求保持坐势。
 
    (3)易受无关刺激的影响而分心。
 
    (4)难以在游戏或团体活动情境中等待轮流的机会。
 
    (5)回答问题欠考虑,具有冲动性。
 
    (6)难以遵从他人的指令(不是出于反抗或不理解)。
 
    (7)难以将注意力保持在任务或游戏活动上。
 
    (8)常常一项活动还没完成就又去干其他事情。
 
    (9)难于安静地玩耍。
 
    (10)常常谈话过多,喋喋不休。
 
    (11)常常打断或插进别人的谈话。
 
    (12)不能倾听别人的谈话。
 
    (13)常常丢失生活中的常用品(如书、玩具、铅笔等等)。
 
    (14)常常采取冒险行动而不考虑行动后果(如不看一下两边来往的汽车情况就立即冲过马路)。
 
    一个儿童如果在上述14项指标中有8项符合,且已持续6个月以上时间,就可以被诊断为患了多动症。
 
    某男孩,9岁,小学二年级。因经常扰乱课常遭老师批评而由母亲带领来就诊。该患儿自幼玩皮、好动,经常与小朋友吵架,被邻居视为“不受欢迎的人”。上学后,坐不住凳子,很难保持一定的坐势,愿意擦人,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好动,老师讲话经常插嘴。虽遭老师批评和同学的白眼,但毫无收敛。母亲介绍,该患儿做什么都不认真,经常丢东西,橡皮、铅笔等文具经常要成打地买,以备丢失。学习成绩在班级属中下等。医生观察,患儿难以保持坐势,总是东张西望,随便拿诊室内的东西,难以集中注意听医生问话,当医生严肃地要求患儿坐在凳子上时,虽不乱跑,但双腿总是摇晃着,左手在不断地拧扭,显得十分焦虑。患儿母亲说:“开始不知道孩子有病,以为是顽皮、淘气,现在已严重影响学校班级的教学秩序,老师已代表学校向家长正式提出‘抗议’,并建议我带孩子来就诊。”
 
    这是一例典型的多动症。
 
    多动症产生的原因尚不清楚。尽管多动症儿童在13~~
 
    14岁后症状会逐步缓解,到成年后多数可以不治而愈。但是,在儿童或少年期,多动症会给学习和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影响和损失,也势必对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不良影响。有研究显示,有50%~70%的多动症儿童在学校需留级一年。因此,对多动症及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临床上,多采用药物与心理综合治疗。研究发现,药物对明显的行为问题有效,而心理治疗对学习成绩的提高更有积极作用。无论是哪一种治疗都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三、抽动症
 
    抽动症,又称习惯性痉挛。是一种发生在儿童期的肌肉抽动性疾病。发病率为1%~7%,男孩多于女孩。其抽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反复的眨眼、作怪脸、点头、摇头、露齿、咬嘴唇、伸舌、面颊肌抽动、伸缩颌部、颈肌抽动、头向一边倒、头部转动等。可发生于上肢,表现为弹手指、手不停地抓握、一阵阵握拳、前臂摆动、耸肩等。也可发生于下肢与躯干,表现为下肢、脚、趾,一阵阵地抽动,特殊步态,躯体扭转等。还可发生于呼吸道、消化道,表现为呃逆、叹息、呵欠、喷嚏、吹哨性呼吸、深呼吸、打隔、吸吮、咂嘴、咳嗽动作等。以上症状较多,在一阶段中常以一种动作为主,有时可转换形式。抽动症还具有以下特点:基本形式是一群肌肉的小抽动,表现为迅速、重复、刻板的动作;自己不易控制,有时可勉强克制片刻,休息、学习、游戏时均可出现,但不影响原来动作;分散注意力可减少,睡眠时症状消失,可伴有情绪障碍、强迫症状和意志薄弱;神经系统检查均正常。
 
    在临床上,一般将抽动障碍分三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不同的表现。
 
    单纯性抽动:也叫暂时性抽动障碍或儿童习惯性痉挛,抽动仅限于单纯肌肉的短暂抽动,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有眨眼、皱眉、缩鼻、咬嘴唇、点头、摇头、歪颈、侧视、耸肩等,抽动症状可单独出现,也可数种联合交替发生,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入睡后消失。此病多发生于幼年或少年早期,通常症状持续数日,不超过一年。这是抽动障碍比较轻的表现形式。
 
    慢性抽动障碍:表现为多组肌肉、多部位、不自主、突发的肌肉的抽动。病程持续一年以上,临床症状持久、刻板不变。单纯性抽动未及时诊治、病情迁延,可转成“慢性抽动障碍”。能受意志克制短暂时间,可出现运动抽动症状,也可出现发声抽动症状,但两者不同时存在。通常在童年期起病,是抽动障碍中较重的表现形式。
 
    抽动秽语综合征:多种运动性抽动又伴有喉部发声抽动,则诊断为“抽动秽语综合征”。临床症状特征为:起始抽动表现呈一过性,比较轻,通常以眨眼、皱眉、咬嘴等开始,而后症状逐渐加重,从头部发展至颈、肩、上肢躯于、下肢,形成多部位抽动;也可出现各种复杂的、形式奇特的复合性运动抽动,表现为冲动性触摸东西、刺戳动作、踢脚、抬脚、跳跃、弯膝、跪姿、走路旋转等,自己不能克制。起病年龄在2~15岁。发声抽动有无音节喊声、清嗓声、咳嗽声等,至少有30%的病孩子出现重复刻板的秽语,有的还出现模仿言语、猥亵行为等。严重时,可导致自身心理困扰,影响日常生活和学习。当情绪紧张、兴奋、躯体疲劳或患其他疾病时症状可能加重,睡眠时消失。
 
    病程进展缓慢,症状时好时坏,常常由新的症状代替旧的症状或在原有症状的基础上再增加新症状。而且,患儿常常伴有情绪障碍、学习困难、行为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等;有时甚至出现无法克制的严重的反复的自伤行为,是抽动障碍中最严重的。
 
    某男孩,9岁。因不断地清嗓子而影响他人上课,由母亲带领来诊。患儿自幼聪明,积极主动参加幼儿园及学校的一些活动,深受老师们的好评。上小学后担任班长和中队长,各方面表现都十分突出,但性格敏感,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后因家搬迁而转入另一所学校。新的环境不但使患儿感到孤独,更主要是因为失去了“班长、中队长”而有一种失落感。每天都闷闷不乐,与新同学少有来往。以前偶有眨眼,现在眨眼明显加重。近一个月来出现不断地清嗓子并发出声音来,以致影响其他同学上课。临床诊断为“抽动症”。
 
    抽动症产生的原因还不清楚。有人认为可能与突发性躯体疾病有关;也有人通过学习理论来解释,认为开始患儿出现抽动可能是出于条件性的逃避反应,如为了避开某一异物而眨眼,或学习其他成人或儿童的某些生理缺陷或病态,而成为习惯性抽动。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症与情绪有关,特别是焦虑情绪。上述病例就是因患儿转学感到失落而产生焦虑情绪诱发的。有人研究发现,该病患儿不但智力正常,而且大多都非常聪慧,但性格多敏感,好强好胜,爱表现自己。
 
    有资料显示,儿童抽动症有增多趋势,尤其在城市中更多见。为此,本症的防治更显得必要。现提几点意见和建议供老师和家长参考。
 
    第一、提高对本症的认识,一旦看到出怪脸、眨眼、挤眉的孩子千万不要批评或打骂,也不要讽刺或指责。这样不但不能清除孩子的“毛病”,相反,因反复提醒,使症状得以强化、因此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症状加重。正确的做法是及时地找心理医生咨询,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第二、经医生明确诊断后,轻者首先进行心理疏导,寻找诱因,清除紧张、焦虑情绪;对于较大一点的孩子可教他做放松训练或进行生物反馈治疗。重症应配合药物治疗。此外,可对患儿家长进行心理指导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也应取得学生、老师的理解和配合。
 
    第三、在临床上,儿童抽动症常需与舞蹈症、多动症、某些癫痫和儿童肝豆状核变性等疾病鉴别。这一点非常重要,因在治疗上,儿童抽动症与上述疾病截然不同,如被误诊,在治疗上会出现严重后果。为此,提醒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求治于专科医生。
 
    第四、如果有明显的精神刺激,如受责骂、体罚或突然遭到殴打后发病,对此类患者可用精神安慰、情绪保护的办法,合并使用自然消退法使其渐渐自行缓解,不用服药。第五、抽动症一般需配合药物治疗,需服用较长时间药物,为此,应争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良好的社会支持、正确的态度可消除患儿的困扰,对患儿康复有重要意义。另外,注意药物的副作用。药物治疗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