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长大”不简单但“长不大”却很严重

时间:2018-05-03    

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研究生,即将跟随教授带团到印度参加研讨会,却在出发前夕,因为父亲写给教授的一封信而无法前往。大致原因归咎于外在环境风险,包括冬天比较冷、可能没热水洗澡、空气品质不佳等等,担心他的孩子气喘复发。 我能够理解一个父亲的担忧,但如
  曾经有过这样一位研究生,即将跟随教授带团到印度参加研讨会,却在出发前夕,因为父亲写给教授的一封信而无法前往。大致原因归咎于“外在环境风险”,包括冬天比较冷、可能没热水洗澡、空气品质不佳等等,担心他的孩子气喘复发。
 
  我能够理解一个父亲的担忧,但如果今天是要去美国呢?美国冬天比中国温暖吗?如果今天是去北京呢?北京雾霾有多严重?另外,热水问题我甚至在五星级饭店都遇过,但这件事情其实不难解决,甚至是电汤匙就可以解决的事情。另外,如果有人认为中国有的东西,印度一定没有,那可能真的是一个误会。
 
  但我不能理解的是,一位以印度为研究主题的研究生,如果连印度都不敢踏入,究竟要如何理解这个国家?网络上写的、书本上描述的、别人论文中提及的、期刊内所探索的种种知识与信息,暂且不论可以吸收多少或理解多少,光是辨别这些信息与分析的真伪及对错,这位从未踏足、甚至从未直视这个国家的研究生,究竟研究的是什么?
 
  什么是堵车?什么是供电不足?什么是基础建设不足?什么是教育程度仍待提升?什么是民族情绪?什么是传统与文化?不踏上这块土地,究竟该怎么去理解?又该怎么去探讨与研究?
 
  或者,暂且不要赋予一个研究生这么高的期许,但是,作为一个成年人,为什么还没有能力处理生活中的小问题?能否出国参与研讨会的决定权,却不由得自己掌握?还是,甚至连“害怕”与“怯懦”都得藉由别人来开口?
 
  就算真的有各种考察或压力,最后临时决定退出研讨会,是否也该由学生自己开口并解释理由,是经过自我的思考及权衡过后才做下的决定,而非由父亲写信呢?我们总不能只在自己想要的时候,才为自己负责;特别是负责这件事情,往往是在对我们不利的时刻发生。
 
  我们究竟想不想长大?从一个吃饭、睡觉与身处何地都由父母决定,长成自己决定吃饭、睡觉与身处何地的人;或是从一个被训斥“有耳无嘴”的小孩,长大变成一个“有脑、有眼、有耳、有嘴”的成人?
 
  生理上的长大,不是一件可以选择的事情,如同地心引力每分每秒拉着我们的皮肤下垂。随着一天一天的过去,我们就是不断的长大,接着变老。但是心理上的“长大”与“长不大”呢?
 
  前几天和爸妈视频,他们说最近有些担心哥哥的交友圈,我问他们:“哥哥今年几岁了?”“24。”“很好,他成年了,自己做的决定自己负责,自己的人生自己承担。你们当然可以给他意见,但得由他自己决定。”
 
  我说到前两天晚上,我骑脚踏车回住处的时候,因为车后载着洗好的一袋衣服,路面不平,我骑着骑着不小心就摔了车,此时该怎么办呢?爬起来,拍一拍手脚再继续骑。
 
  或许人生就像是骑着脚踏车一样吧,从父母小心翼翼的牵着护着,到有辅助轮,一直到自己掌握方向与速度。“长大”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长不大”可能是一件满严重的事情。

亲子教育
www.weibench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