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当前位置:首页>心理文章>其他

故事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

时间:2016-12-17    

这件事,全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大概七万年前,地球上一种猿类,现在称作智人(Homo sapiens),被外星文明发现了。他们用外星人工智慧分析发现,这支智人未来有发展出高度文明的可能,于是引爆苏门达腊的托巴火山,制造出小冰河期试图消灭他们,以免未来成

  

  这件事,全世界上只有三个人知道。大概七万年前,地球上一种猿类,现在称作智人(Homo sapiens),被外星文明发现了。他们用外星人工智慧分析发现,这支智人未来有发展出高度文明的可能,于是引爆苏门达腊的托巴火山,制造出小冰河期试图消灭他们,以免未来成为竞争对手。

  地球上大多数人都饿死了,只剩不到千人苟延残喘,但冥冥中自有注定,外星文明的叛乱份子想利用这些人类争权夺利,反而潜入地球,植入能够产生认知革命的基因,于是智人有了语言能力,能够沟通并且和陌生人进行大型协作,还能够有想像力和组织计划能力,在地球上发展出高科技。

  今年,外星叛军随时重返地球,要带领地球文明反攻外星文明,星际大战一触即发……

  事实上,以上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这当然是个很拙劣的科幻想像,是随便上街找路人都编得出来的,没什么了不起。可是说不定就是有人「至于你们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地信以为真,我也不感到意外。虽然是乱编的故事,可是里头正确无误的是:人类是唯一能够虚构故事的动物!

  即使不编科幻故事,我们天天从同事朋友和媒体电视,也常听闻许多有趣的八卦,这里头有多少不是编出来的,谁知道呢?在台湾,大众小说也许不如其他国家畅销,这很可能并非台湾的人不爱故事,而是因为打开电视,大部分新闻和政论节目,多半就是话胡扯的虚构故事……

  我们生活中充满大量的故事,漫画、小说、宗教、电视、电影、歌曲、新闻、广告、都市传说、阴谋论、电动游戏都有故事,我们人类花了大量时间在看戏听故事,不仅是小孩要用故事哄,连大人也天天拿起小说和打开电视看故事。不只是富裕的工业社会如此,原始的丛林部落更是充满各种神秘的故事,如果有空编故事,这些时间为何不用来从事生产?故事,究竟对我们人类有啥意义呢?

  文学教授哥德夏(Jonathan Gottschall)的《故事如何改变你的大脑?透过阅读小说、观看电影,大脑模拟未知情境的生存本能》(The Storytelling Animal: How Stories Make Us Human),就是为了回答这个大哉问。哥德夏透过分析各种故事原型,以最新的脑神经科学和心理学研究和实验为基础,说明故事之所以会吸引我们,正是因为大脑在接收故事情节的同时,除了娱乐也学习并强化了自身对未知情境和各种棘手事件的反应,故事把我们投射到陌生的处境中,让大脑能够做作业练习,这可是人类在面对大自然和社会复杂情境时所需要的生存本能啊。

  就因为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是故事,我们都不察觉自己是活在故事当中,就像鱼身在水中不知不觉。虚和实的界限,其实真的难分。咦,我们平日眼见的,不就是实的吗?但想想,我们平日眼见的各种事物,背后隐藏了多少我们看不到的隐情啊。人,不是靠知道而活,是靠相信而活。

  即使是回忆录,就全都是真实不虚的吗?姑且不论心理学已证实人的记忆不可能百分之百可靠,那些呈现出来的所谓真实事件,也可能是充满刻意的遗忘以及有技巧地编织,而非纯客观的陈述。就算是同一个事件,让不同当事人回忆,都能编出互相矛盾的故事,就是像《罗生门》那样。

  回忆录不够真,但故事也不够假。故事,无论是何种形式存在,都带给我们许多欢笑与泪水,那些存在故事中的人物,在千千万万人心中活过,有谁能说他们比起历史绝大多数活过的人,还不真实呢?许多人读了《达文西密码》,甚至都把小说情节当真实历史了呢!说不定不少读者真心相信郭靖和黄蓉是真实历史人物呢!

  除了白天听闻故事,我们夜中也在梦中编织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有时候夜里惊醒,梦中的故事情节的精彩程度,甚至还不下好莱坞卖座片呢!我们不仅夜里做梦,我们也不时在作白日梦,在脑海中上演各种戏码。我是个很会白日作梦的人,小时候醒着绝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白日作梦,沉迷到课也不听、作业也不写不交。

  我们喜爱的故事,其实不总是让我们欢乐,有许多小说、电影的情节,包括了威胁、死亡、沮丧、焦虑、动荡不安,还有许多残酷的情节,如大屠杀、谋杀与强奸等等。麻烦,是好故事的共通语法。我们喜爱的故事中,主角们无不经历各种磨难。我们生活难道不够苦了吗?为何一再从故事中温习苦难呢?

  好的文学小说,创造了许多情景,让我们置身在各种人物心理和处境当中,让我们看到其他多样的世界,思索人性的各种问题,丰富我们的情感生活。那些充满苦难的故事,是我们大脑的挑战,逼迫从安逸的舒适圈中跳出来响应。

  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的心理学家David Comer Kidd和Emanuele Castano,进行了一系列心理学实验,结果发表在顶尖科学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他们发现阅读文学小说,可能能够增强体察和理解他人心情的能力,有助于处理现实生活的复杂人际关系。文学小说经常给人留下较为广阔的想像空间,常常需要去理解和揣摩角色的处境、感受、动机,并敏感地体察情绪的细微差别及其复杂性,从而提高社交能力。

  是的,文学小说能够形塑我们的心灵。传统社会中,传达精神世界的道德观往往不是透过教条或论文,而是透过各种寓言故事。各大宗教典籍中,充满了大量的故事。由此可说,宗教家其实就是编故事的顶尖高手,让成亿上兆人们信以为真。

  故事不论是透过电影、书籍或者电玩来传递,都能引导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影响我们的道德逻辑,改变我们的行为,甚至是改变我们的人格……《故事如何改变你的大脑?》举了许多例子,例如《汤姆叔叔的小屋:卑贱者的生活》(Uncle Tom’s Cabin;or,Life Among the Lowly)是刺激1850年代废奴主义兴起的一大原因之一,对美国社会的影响非常巨大,以致在南北战争爆发的初期,当林肯接见作者斯托夫人时,曾说到:「你就是那位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故事的教化功能,训练了社交能力,也凝聚了人心。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全都靠全民相信那些神话般的故事,才成为一个又一个想象的共同体。一大群人不爱惜性命,抛头颅洒热血地为国捐躯,靠的就是有大量人相信国族神话,区别出团体界线,把虚构出来的主权,当成这世界上最牢不可破的事物。

  最后,故事的未来又是啥呢?我们现在有了实境秀和电玩。说不定,未来的虚拟实境,就干脆把人投身到一个又一个故事的现场去了吧,人用这方式活在故事当中,又会有了另一层意义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