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心理咨询
华南心理教育服务领航品牌
专业 · 权威 · 创新

矫正学生厌学心理案例

时间:2021-06-04    

孩子厌学的原因?孩子厌学怎么办?本文广州为本教研小编针对厌学的问题和大家分享一则矫正学生厌学心理案例,了解更多详情,点击阅读下文。
矫正学生厌学心理案例
    案例描述
    高一学生王某,上课常睡觉,拒绝做作业,任课老师稍加询问,就显得极不耐烦,并表示不想学习,只想“混”,有很浓的厌学情绪。经了解,该生家境富裕,父母是渔民,文化程度不高。由于该生从小体弱,因此父母极其溺爱,任其随心所欲。
    我首先召集任课老师商量:对他绝不放弃,也不能粗暴对待,而要采取“细腻”的方法。其次,抓住该生不想退学的心理,在他同意的基础上,和他签一个为期两周的“君子协定”:上课尽量不睡觉;作业可以抄,但要交。在此期间,我随时关注他,抓住一切机会表扬他;课堂上创造机会让他发言;对于他的犯错行为诚恳地指出并耐心教育,而对他偶尔表现出的不耐烦情绪表示理解。同时,与家长沟通,争取他们的配合。两周后该生基本遵守了“协定”。我在班会课上公开表扬了他的进步,让同学们鼓掌祝贺,同时也委婉地指出他的错误:有部分违约行为。会后,我又找王某沟通,在协商的基础上,重新签约:上课尽量认真听讲,绝不睡觉;作业可以挑适合自己的做,但不能抄袭,为期一个月。为了帮助其履行约定,和任课老师商量单独为他布置作业,并征得他的同意,替他配备“小老师”--一位成绩优秀的细心的女生。因为该生擅长玩电脑,所以我以朋友身份请他帮忙为班级制作文学社团活动需要的PPT或lash动画。该生欣然接受,一个月下来,虽偶有反复,但能基本遵守约定。再次续签,期限仍为一个月。目前该生状态良好。
    案例分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影响学习者学习的因素是复杂的,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其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奥苏伯尔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学习的成就动机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构成。其中认知内驱力属于内在动机,而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属于外在动机,在本案例中,王某的转变正是学习动机被激发的结果。对于学习内容本身,王某是缺乏兴趣的,但教师的不放弃和不断的肯定、表扬形成了很强的附属内驱力,促使该生为了获得更多的赞许而不断地去努力改变。
    王某一贯的厌学表现让同学们几乎不太和他交往,甚至把他看成一个仅供耻笑的对象。但作为一个人,是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关爱的,也需要所在的群体去接纳他,从而感受到安全、温暖。马斯洛心理学家表示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王某在同学中很少得到肯定,当第一次的协定到期后,教师让全班同学为他鼓掌祝贺,这让王某感受到付出努力后的回报,即归属感、爱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这种满足促使他继续不断地付出自己的真诚努力。
    他接到了替同学们制作lash的任务,更让他拥有了向大家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机会,同时也会为他赢得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尊严-一他是有价值的,而不是仅供耻笑的对象。而同学们的真诚接纳,以及那位成绩优秀的女生的帮助更让他坚定了继续做出努力的决心,形成了良性循环。另外,根据效能感原理,我在教育王某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注意作业梯度,只布置他能够完成的作业,让他体会到成功的喜悦,避免失败挫折,提高自我效能感,也间接地增强了学习动机。
    在这个案例中,我采用的是和王某不断地签订协议的方式进行教育的,效果很好。通过教育学、心理学我们了解到,需要长期性和反复性才能形成学生思想品德,所以教育学生要秉持尊重信任和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一致性和连贯性是教育影响的原则。签订协议的方式会让他觉得老师和他是平等互信的,但协议本身又是有一定约束力的,他可以遵守,也可以毁约,但要付出失去信誉的代价,这既符合学生改变自己过程中的长期性和反复性的特点,又起到了严格要求的作用。在人的发展过程中,道德意志对于抵抗诱惑、排除懒惰等内外障碍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而良好的意志品质就是在不断的、严格的道德行为训练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协议的方式客观上迫使他按时完成任务、遵守纪律等,这些都能很好地磨炼人的意志,保持了教育的连贯性。当然,这个案例也有不足的地方,该生的学习的内在动机还很不足,有时厌学畏难的情绪时有反复,但教育本就是个漫长的过程,相信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便会实现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的转化,取得很好的效果。